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是自然科学类综合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有在职在编人员20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1人,研究馆员4人、副研究馆员3人。有2人获文化部优秀专家、1人获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个人。
建馆以来,广西自然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古人类、古生物、岩石、矿物和现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开展自然科学科普教育为已任,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多项,在古人类、环北部湾鱼类化石、广西恐龙动物群、宁明盆地古植物、广西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命名和发表了大石南宁龙、伍氏南宁鲤、宁明三尖衫、荔浦臭蛙等59种古生物、现生动植物新物种,馆藏标本由建馆时的4101件增加到现在的6万余件。研发和编著以生物演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内容的各种陈列展览和科普著作分别各有10余部。打造的“手拉手—探索科学梦”“小小博物学家”等活动品牌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年均科普受众达80多万人次(疫情前)。广西自然博物馆在保护自然遗产,传承生态文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先后获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