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南宁市中心,是一座规模大、展品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各个朝代的出土于广西的金属器、陶瓷与玉石器,以及名人书画等文物,可以全方面了解广西的历史与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由陈列大楼和它后面的民族文物苑组成,成列大楼的一、二层是展厅,三层是办公层。博物馆主要有两大基本陈列:《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瓷美如花——馆藏瓷器精品展》;另常设有“丹青桂韵”系列主题展,每个季度会推出不同的专题。此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图片、摄影为主的临时性专题展览。博物馆所附设的民族文物苑则展示了广西壮、侗、瑶、苗四大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和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等。...[ 介绍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成立于1934年,是省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0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48件(套)、二级文物1974件(套),三级文物3865件(套)。馆藏文物不仅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涵盖面广,历史跨度从旧石器时代直到近现代,而且很多还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见证了广西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为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西博物馆于2019年1月开始进行改扩建, 于2022年11月底建成开放,新馆舍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0000 平方米,馆内有“广西古代文明陈列”“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等基本陈列,还有“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与“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等专题展览,从多个角度诠释广西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发展之道。
馆舍主体由具有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陈列大楼,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物苑组成,集经典怀旧景观、休闲文化空间与现代科技设计于一体。新馆功能分区规划科学、合理,充分满足博物馆各项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新增历史小剧场、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文创商店等4个互动区域,搭建了以中台、大数据、云计算、微服务、知识图谱为基础的智慧化博物馆底层架构,实现远程预约入馆、参观过程的AR导览、志愿者管理等业务的智慧化管理的功能,并提供人工讲解、语音导览、历史剧场演出、考古互动体验、民族特色餐饮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全新起航的广西博物馆将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旅游、对外交流等职能为一体,立足“馆苑结合”“动静相辅”的办馆特色,致力于挖掘广西历史人文内涵、展现广西形象、讲好广西故事,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使文物能够“转”起来、“智”起来和“动”起来,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