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博物馆
综合类 免费 0 粉丝

平和县博物馆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设有三个固定展陈展厅(平和窑展厅、平和历史展厅、红色平和展厅)和两个临时展厅,一个文物库房(库房面积120平方米)和办公场所等。展出内容目前拥有瓷器类、玉器类、石器类、书画类、漆金木雕类、铜器类、化石类和平和窑出土文物标本等馆藏文物数千件。...[ 介绍 ]


平和县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1月(1992年以前与文化馆合署办公)。1993年10月周碧初艺术馆落成投入使用,与文化馆分离,搬入周碧初艺术馆三楼办公,博物馆展厅150平方米,陈列着八十年代以来在该县各地(主要是南胜、五寨窑)采集、发掘,代表漳州窑系的明清外销瓷器的部分标本及图片文字资料。器物以青花瓷为大宗,海内外称“克拉克瓷”。另有青花、青瓷、白瓷、酱瓷、蓝釉、彩绘瓷和素三彩等。器形有大盘、盘、碗、碟、杯、钵、盒、罐、炉、瓶、勺、匙、盅、盏及笔架、墨架和器盖等,装饰图案非常丰富。

南胜、五寨窑的发现、发掘,在国际上古陶瓷考古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九十年代以来,经国内外专家学者无数次考察、多次发掘和论证,说明以南胜、五寨窑为代表的“漳州窑系”,是明末清初中国外销瓷对外贸易的主产地。它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国际上长期研究未果的“克拉克”瓷、“交趾香盒”(三彩香盒)的产地问题,填补了中外研究中国古陶瓷两大课题的空白。也反映了漳州地区明末清初月港对外贸易的盛况。从而确认了平和县是“克拉克”瓷的故乡,确立了“漳州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应有的地位。因而,1999年平和窑的发现荣膺建国五十周年福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