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路118号市委大院内,素有“芝山红楼”之称。
20世纪30年代初,漳州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国民党49师张贞部盘踞于此,屡犯中央苏区。为巩固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提出攻打漳州的战略方案,得到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支持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批准。1932年4月初,由红1、5军团组成的红军东路军从长汀出发,挥师东进,占领龙岩,19日在漳州近郊歼灭张贞部主力,20日攻克漳州。此役歼敌主力,缴获两架飞机和大批武器装备。红军驻漳期间,与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密切配合,发动组织群众,宣传抗日主张,积极筹款、扩军、建立革命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开辟闽南苏区,完成了东征预定任务。5月底6月初,红军东路军回师中央苏区。
芝山红楼原是美国教会学校“寻源中学”的校长楼。该楼坐北朝南,为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底层为地下室,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占地面积704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有前廊,罗马式拱顶,是明显的西式风格。1932年红军东路军进驻漳州时,总部设在寻源中学教学楼内,毛主席则住在红楼里。红楼正面和东侧围墙上还留有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宣传标语。
1957年5月,为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军的革命精神,教育后代,漳州市将芝山红楼改建为闽南革命纪念馆,展出革命历史文物。1971年又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纪念馆共设4个展室,既有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大量党史资料,又有红军攻克漳州的图、表、文告和人物肖像、遗址照片。当年毛主席的卧室和工作室仍保持原样。1992年,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纪念日,经报中央和省委批准,在纪念馆左前方竖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原东路军政委聂荣臻题写碑名。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