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飞龙山红军纪念馆
社会历史类 免费 0 粉丝

飞龙山红军纪念馆由原东宣乡人民政府于2019年在任家祠堂(红4方面军第四军某部曾在此驻扎)旧址修建,同年7月1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布局为一院一廊五厅,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展馆面积500平方米。现展陈分为五个厅分别为:主题厅、红色火种厅、山河热血厅、薪传不息厅、传承使命厅。该纪念馆现为绵阳红色飞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 ]

绵阳市飞龙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飞龙村,于2015年9月正式建成,占地280公顷。是市级党性教育基地、廉洁文化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77集团军“两路四地”红色教育基地、77123部队红色教育基地、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烈士公祭场所。基地 内现有烈士公祭广场、纪念碑及碑林、飞龙山红军纪念馆等大小参观点位20个。

 红军纪念馆是飞龙山红色教育园区的又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展览募集到的红军遗物50余件、整理出的珍贵文献30余万字。
 纪念馆以任氏祠堂为核心,分为“峥嵘门、铭初院、思源廊”以及“初心使命、红色火种、山河热血、薪传不息、传承使命”等五堂,打造由“一路一门一院一廊五堂”构成的,集参观历史、缅怀历史、传承文化、体验革命、学习分享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综合体。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团长袁永庆奉命率团于4月11日进入东宣,沿飞龙山一带山脉布防以“虎镇梓潼、三台、绵阳”,驻扎期间红军动员群众组织游击队闹革命,在东宣建立起了苏维埃政府,300余名东宣及周边老百姓加入了红军。红军西征后,东宣根据地受到了还乡团激烈反扑,30余名革命战士壮烈牺牲。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东宣这片热土,苏维埃旧址、战壕等红色历史遗迹,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红色记忆,也为东宣镇、游仙区传扬红军精神,广泛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游仙区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民“双拥”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以及烈士公祭场所“四基地一场所” 定位,对飞龙山进行了整体打造,形成了近2000亩的红色教育园区。与此同时,位于飞龙山下的苏维埃旧址——任氏祠堂的保护性重建也被提上了日程。

 如今,该园区“红色符号”主要包括公祭广场、英烈雕塑、瞻思梯、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碑林、红军纪念馆等。每年重大节日,各地前往游仙区东宣镇飞龙山瞻仰、悼念英烈的师生、群众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