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博物馆参观线路为逆时针方向,途经五个展厅和一个机动展厅,二、三展厅之间是室外互动区。登上四楼“洪泽湖博物馆”六个隶书大字非常夺目,黑字白底,凝重而深沉,环视周围,青绿的盆景又点缀出一片生机昂然。
进入序厅,“大泽洪泽——历史文化展”在灯光下跃进眼前。白色卧碑从我们的脚下伸展过去,这是洪泽湖大事年表,仿佛历史的跳板,从我们当代向历史沿伸,直到洪泽湖的源头4—5万年前。在卧碑边,一头仿真的铁牛,这是洪泽湖大堤上为镇水患的铁牛,铸于康熙十八年,1984年就被定为省级文保单位。
序厅的下面墙壁上是一幅表现洪泽湖风情的浮雕像。 经过序厅就是现实与历史相交的二厅。十几年前在洪泽湖地区出土的巨大的淮河古脊龄齿象牙化石静卧在橱窗里,侧旁还有洪泽湖早期的“夏草湾人”腿骨化石和新石器时期的石锛、石斧、石刀。
洪泽湖上最具特色的各种渔具,有网类、钩类、叉类、笼篮类;墙上挂的、架上摆的、厨柜中放的林林总总,百十余件。这是全区经过一年来征集藏品的主要收获,为洪泽湖的渔文化、水文化保存着具体的实物。这个厅开放式地联接到第四部分“灿烂文化”的主题。将洪泽湖区出土的珍贵文物与民族服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将洪泽湖区的民间工艺与生活场景艺术地展现在一起,使得无言的过去,变成立体的现实。更有洪泽湖的晨光里小船张开双桨由远而近地划过湖面,倾听小鸟的鸣叫,野鸭的鸣叫和老水牛的鸣叫,生气昂然的大湖用历史的脚步叩响了当代文明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