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问答
发起
提问
文章
文章
更多
解说词
博物馆大全
财富榜
商城
首页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current)
问答
文章
博物馆大全
解说词
搜索
登录
注册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 解说词搜索
搜索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
解说词
元钧窑蓝釉碗
元钧窑蓝釉碗是一件元代瓷器,高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4.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碗体现了元代钧窑瓷器的典型特征,通体施天蓝色釉,展现了钧窑独特的窑变艺术魅力。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著称,高温下釉色交融形成变幻莫测的色调。元代钧瓷相比宋代,胎质较为粗松,呈色多为白、灰白、黄、红、黑色,积釉肥...
详细
清末仿钧釉双耳三足炉
清末仿钧釉双耳三足炉是一件19世纪至20世纪的瓷器精品,高18厘米,口径14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三足炉采用仿钧釉工艺,体现了清末时期对宋代钧窑的仿制技艺和审美追求。钧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独特的窑变釉色闻名于世,清末时期出现了大量仿制钧窑的瓷器。 仿钧釉是清代仿宋钧窑而制作的色釉品种,清雍...
详细
清德化窑白釉麻姑立像
清德化窑白釉麻姑立像是一件清代德化窑的瓷器精品,高4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立像以麻姑为主题,体现了德化窑白瓷的独特魅力和高超的雕塑技艺。德化窑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是"以瓷塑人"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窑口。麻姑是中国道教神话中的...
详细
近代广州外销描金彩人物碗
近代广州外销描金彩人物碗是一件清后期至中华民国时期的瓷器精品,高7.5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7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碗是广州外销瓷的代表作,体现了近代中国外销瓷器的工艺特色和艺术价值。广州外销瓷在清代至民国时期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以其精美的装饰和独特的风格受到西方消费者的喜爱。描金彩工艺是外销...
详细
日本江户青花彩开光山水花鸟大碗
日本江户青花彩开光山水花鸟大碗是一件19世纪日本江户时代的瓷器精品,高9.2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29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大碗体现了日本江户时期瓷器制作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日本将青花称为"染付",所用钴料称为"吴须"或"唐吴须",其技法源自中国明代的青花瓷。江户时代是日本青花瓷发展的重要时期,早期产...
详细
民国宜兴刻竹题字茶壶
民国宜兴刻竹题字茶壶是一件民国时期的陶器茶具,高11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8.2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茶壶采用宜兴特有的紫砂陶土制作,体现了民国时期宜兴紫砂壶的工艺特色。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民国时期是紫砂壶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紫砂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
详细
明安徽界首黄绿釉缽
明安徽界首黄绿釉缽是一件明代陶器,高5.7厘米,口径17.3厘米,底径11.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黄绿釉缽采用安徽界首特有的彩陶工艺,体现了明代民间陶器的独特艺术风格。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源于唐代,是淮北手工艺的精华,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三彩刻画陶,但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
详细
南宋龙泉窑青釉碗
南宋龙泉窑青釉碗是一件南宋时期的青瓷实用器皿,高5.5厘米,口径12.7厘米,底径4.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青釉碗采用龙泉窑典型的青瓷工艺,釉色青翠温润,体现了南宋龙泉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南宋时期龙泉窑创烧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层肥厚如凝脂,具有强烈的玉质感。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至元初...
详细
南宋影青刻花瓶
南宋影青刻花瓶是一件南宋时期的青白瓷器,高23.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8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影青刻花瓶采用宋代青白瓷的典型工艺,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具有强烈的玉质感。影青瓷因刻花凹陷处的透明白釉和印花釉层的积釉中微微泛青,隐约可见湖水色影子而得名。南宋时期青白瓷工艺达到鼎...
详细
明嘉靖青花勾莲三足炉
这件明嘉靖青花勾莲三足炉是明代嘉靖时期青花瓷器的精品,高17厘米,口径25.4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炉体采用三足造型,形制端庄稳重,具有典型的明代香炉特征。器物以青花装饰为主,青花发色蓝中带紫,体现了嘉靖时期回青料的特色。纹饰以勾莲为主题,莲花线条流畅优美,勾连缠绕,寓意吉祥美好。嘉靖时期是明代青花瓷...
详细
明青花云鹤纹三足炉
这件明青花云鹤纹三足炉是明代青花瓷器的精品代表,高10厘米,口径15.3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炉体采用三足造型,形制端庄稳重,具有典型的明代香炉特征。器物以青花装饰为主,青花发色纯正,釉面莹润。纹饰以云鹤为主题,云纹飘逸流畅,鹤形优雅生动,体现了明代青花瓷器在纹饰表现上的高超技艺。云鹤纹饰在中国传统文...
详细
明嘉靖绿地黄釉暗花三足炉
这件明嘉靖绿地黄釉暗花三足炉是明代嘉靖时期瓷器的精品,高11厘米,口径28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炉体采用三足造型,形制端庄稳重,具有典型的明代香炉特征。器物以绿地黄釉为装饰主调,绿色釉面清新雅致,黄色釉彩沉稳厚重,两种釉色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暗花工艺是这件器物的特色所在,在釉下刻划纹饰,通...
详细
日本描金彩人物凸龙瓶
这件日本描金彩人物凸龙瓶是20世纪日本瓷器的精品代表,高25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8.7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瓶身采用描金彩工艺,在墨彩画面上用黄金细末线条加以描绘装饰,工艺复杂,造价昂贵。瓶体装饰以人物纹饰和凸龙纹饰相结合,人物描绘细腻生动,凸龙造型威武雄壮,体现了日本瓷器在纹饰表现上的独特风格。描...
详细
日本五彩松竹梅盅
日本五彩松竹梅盅是一件18世纪的日本瓷器,高9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7.2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盅采用五彩装饰技法,器身绘有松竹梅纹饰,体现了日本瓷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坚贞不屈、高洁清雅的品格,这一文化元素传入日本后,成为日本广泛认可的吉祥象...
详细
康熙仿万历描金五彩花卉鱼藻盘
康熙仿万历描金五彩花卉鱼藻盘是清代康熙时期仿制明代万历风格的瓷器精品,尺寸为高5.2厘米、口径22.4厘米、底径15.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盘采用描金五彩工艺,在釉上施以红、绿、黄、蓝等多种彩料,并以金彩勾勒轮廓,色彩鲜艳夺目。盘面装饰花卉鱼藻纹饰,鱼藻纹是中国传统瓷器的重要装饰题材,鱼象征'年年有余...
详细
清乾隆宜兴陈觐虞製款内素外雕团兽碗
清乾隆宜兴"陈觐虞製"款内素外雕团兽碗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陶器,高8.5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9.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碗采用宜兴窑特有的紫砂陶胎,器型规整,内壁素面无纹,外壁雕刻精美的团兽纹饰,体现了乾隆时期宜兴陶器的高超工艺水平。陈觐虞是清代乾隆时期宜兴紫砂名工,擅长制作壶、碗、盆、盘等器皿,...
详细
清乾隆宜兴陈觐虞製款内素外雕团兽碗
清乾隆宜兴"陈觐虞製"款内素外雕团兽碗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陶器,高8.5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9.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碗采用宜兴窑特有的紫砂陶胎,器型规整,内壁素面无纹,外壁雕刻精美的团兽纹饰,体现了乾隆时期宜兴陶器的高超工艺水平。陈觐虞是清代乾隆时期宜兴紫砂名工,擅长制作壶、碗、盆、盘等器皿,...
详细
清乾隆宜兴陈研成款内素外雕莲瓣纹碗
清乾隆宜兴陈研成款内素外雕莲瓣纹碗是清代乾隆年间宜兴紫砂工艺的杰出代表作品。此碗高8厘米,口径19.4厘米,底径10.3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碗内壁素净无饰,外壁则精雕细琢莲瓣纹,内外对比鲜明,体现了紫砂艺人高超的装饰技艺。碗底有"陈研成"款识,表明制作者为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制壶高手陈砺成。陈砺成是宜兴紫...
详细
清乾隆宜兴陈觐虞製款内素外雕团兽碗
清乾隆宜兴"陈觐虞製"款内素外雕团兽碗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陶器,高8.5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9.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碗采用宜兴窑特有的紫砂陶胎,器型规整,内壁素面无纹,外壁雕刻精美的团兽纹饰,体现了乾隆时期宜兴陶器的高超工艺水平。陈觐虞是清代乾隆时期宜兴紫砂名工,擅长制作壶、碗、盆、盘等器皿,...
详细
清康熙德化窑五彩鱼龙变化茶盘
清康熙德化窑五彩鱼龙变化茶盘是一件清代康熙时期的瓷器茶具,高2.6厘米,口径26.1厘米,底径23.5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茶盘采用德化窑白瓷胎质,施以五彩装饰,盘面绘有寓意吉祥的鱼龙变化纹饰。鱼龙变化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象征科举及第、功成名就,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康熙五彩瓷器在陶瓷史...
详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发送私信
发给: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