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面积约12平方公里,年代距今4500年至2900年。遗址核心区域的三星堆古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已发现城墙、祭祀区、宫殿区等重要遗迹。
1927年燕家院子发现玉石器。1934年原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开展了首次发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持续进行。1986年三星堆发现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金面人头像、青铜纵目面具等文物4000余件,三星堆“一醒惊天下”。2019年以来,新发现三至八号祭祀坑,出土象牙、青铜器、金器、玉器等各类文物17000余件,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考古发现表明三星堆遗址是迄今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商时期古蜀国都城遗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格局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星堆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