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星堆遗址背景: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地理特征: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畔,因遗址旁三个土堆呈星辰排列得名“三星伴月”。
文化地位: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代表,与黄河流域文明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馆藏特色:国家一级博物馆,藏品以青铜器(人像、神树)、玉石器、金器为主,多为商周时期祭祀重器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分为三星堆综合馆和青铜器馆。综合馆主要陈列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介绍古蜀历史,包括当时的农商、手工业情况等;青铜器馆以青铜人首鸟身像为主体标志性雕塑,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雕像群及古蜀青铜重器。
二、三星伴月
传说三星堆名字的由来十分简单,是因为三星堆遗址附近有三个隆起的小土包,排列就如天上的星辰,因而得名。而遗址的背面又有一个台地形似月牙,与“三星堆”连在一起看,就像是“三星伴月”。
三、镇馆之宝
青铜立人像
特征:通高396厘米,由底座、树干、树枝等部分组成,人物造型威严庄重,身着三层衣袍,双手呈环握状,可能正在进行祭祀仪式。
象征意义:代表古蜀国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体现宗教信仰和权力地位。
青铜神树
特征:高达3.96米,枝叶繁茂,饰有鸟、龙等图案,部分枝干缺失(推测为祭祀损毁)。
象征意义:反映古蜀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可能与“扶桑神树”神话相关。
青铜纵目面具
特征:双目突出呈柱状,耳部夸张,部分戴有金面罩。
象征意义:“千里眼”“顺风耳”造型或代表古蜀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
位于四川,有着“长江文明之源”之称的三星堆遗址,既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国遗址。
三星堆遗址是商周时期四川地区青铜文明的代表,从中发现的诸多文物,不仅弥漫着古朴肃穆的浪漫气息,也为对古蜀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随着对它的深入发掘,人们进一步意识到,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戴着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有高2.6米的青铜立人像,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以满饰图案的玉璋为代表的玉石器……这些都是旷古绝今的稀世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