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理与文化特色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以“七山一水两分田”著称,是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省份。绵延的丘陵地貌限制了大规模种植业,却孕育了精耕细作的稻米文明。河海交汇处的咸淡水交融滋养了丰富的水产,使其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省名源于钱塘江(古称“之江”,因曲折如“之”字形得名),秀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吴越文化。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后,浙江进入发展黄金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流传至今,成为繁华锦绣的江南代表。
浙江省博物馆概览
历史与馆区:
- 始建时间:1929年
- 新馆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25号,占地2万余平方米
- 馆舍分布:孤山馆区、之江馆区、武林馆区、文澜阁等
- 馆藏规模:文物及标本超10万件,品类丰富,年代序列完整
馆藏特色: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灰陶杯
- 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陶器、麻布等遗存
- 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农具
- 汉唐至明清:古琴、漆器、瓷器、金石拓本、书画
- 近现代:历史文献、革命文物
- 民间艺术:雕塑、剪纸、编织等
馆藏珍品:唐“彩凤鸣岐”七弦琴
- 名称由来:出自《国语·周语》“周之兴也,鸑鷟(yuè zhuó)鸣于岐山”,象征豪放与庄重。
- 形制:长124.8厘米,厚3.4厘米
- 特色:音质清越,造型古朴,色彩和谐,体现唐代琴器的精湛工艺与艺术价值。
浙江文化代表
- 《金龙山居图》:展现吴越传统山水与人文风貌的经典画作。
- 吴越传统美食:以鲜香水产与精致烹饪闻名,彰显江南饮食文化精髓。
古琴形制与唐韵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