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
综合类 0 粉丝

屹立在拉萨中心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有近1400年历史,海拔3700余米,建筑总面积138025平方米,整个楼层共13层,她是西藏现存规模最大、式样最全、保存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已成为西藏的标识性建筑。1961年,国务院将布达拉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3年1月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布达拉宫保护工作,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对布达拉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维修。第一期维修是从1989年到1994年,主要解决了殿堂内结构存在的险情。二期维修是从2002年至2009年进行的,主要解决基础和屋面问题以外,还做了壁画保护修复、雪城保护维修、居民搬迁和环境整治,安排了消防、安防、给排水、电器照明等公辅工程的建设。两期维修投资2亿5千多万元,并在研究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中国古建维修史上树立了典范。...[ 介绍 ]


布达拉宫是西藏的象征,是所有朝拜者心中的神圣场所!“布达拉”是梵语,又译作“普陀”,原指观音菩萨之居所。来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宫内收藏的大量历史文物,欣赏藏民族精彩的建筑艺术,更可以在那种圣洁的氛围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布达拉宫由来据史书记载:公元七世纪三十年代,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此后,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白宫和红宫布达拉宫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气势雄伟,是西藏地区现存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十大土建筑之一。其主体建筑分布宫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是喇嘛们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顶部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由众多灵塔和各个佛殿组成。历史文物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还有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的金册、玉册、金印以及金银器、玉器、瓷器、珐琅和工艺珍玩。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五世以来的八座灵塔,无不金碧辉煌,上缀宝石琳琅满目,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布达拉宫建造历史跨越13个世纪,从各个时期的建筑及宫藏文物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在十七世纪扩建布达拉宫时,藏汉等多民族工匠参与其中,吸收了多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大量宫藏文物,尤其是明清时期以来历朝皇帝赐予的经卷、唐卡、造像、丝织品,册封诏书和告示,任命西藏地方各级官吏的印玺,以及御赐的匾额、牌位等有力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布达拉宫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布达拉宫的保护,每年都拨专款修缮,先后两次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这座巍峨宫殿得以永存,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文物保护等政策在西藏的充分贯彻落实。1961年,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遗产名录,2013年被评为西藏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的logo

推荐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