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社会历史类 免费 0 粉丝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青岛天后宫内,房屋为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始建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近540年历史,是一处集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和海洋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 介绍 ]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坐落于市南区太平路19号(青岛天后宫院内),是一处集收藏、研究、展示青岛地区民俗文化、海洋文化与妈祖文化于一身的公益性博物馆。建馆以来始终秉承“保护、传承、繁荣、发展”的办馆理念,开展民俗研究、弘扬民俗文化,使其成为了本地最富有特色、纯正质朴和最贴近市民生活的民俗文化家园和北方妈祖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现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1996年青岛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一号议案,决定维修并合理利用天后宫。遵照文物“修旧如初”原则,青岛市政府拨款将其重新修复,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现为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放场馆之一,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常年举办各种特色民俗文化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益品牌“青岛民俗体验公益行”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案例”称号和中国“终身教育学习品牌”称号。


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征集收藏民俗文物,进行民俗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民俗知识,搞好各种民俗文化活动。馆内建有天后殿、龙王殿、财神殿、六十甲子星宿神殿、民俗展室和集剪纸、中国结、珠编、勾编、布艺、玻璃烧丝工艺、葫芦工艺、玛瑙工艺、字画、金丝贝雕镶嵌画、烙画、内画瓶等作坊于一街的“天街艺林”。


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有:民俗收藏品展览、民间工艺品现场制作展销、每周日上午民俗文化藏品鉴赏大集、每周六上午专题灯谜竞猜及农历除夕夜“吉祥钟声迎新年”撞钟、正月“新正民俗文化庙会”、七月二十二“财神民俗旅游节”、九月初九“天后重阳庙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