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博物馆1969年筹建,初名“毛主席在吉安革命活动陈列馆”,1980年改称“吉安博物馆”,2001年2月原“吉安博物馆”上划为“吉安市博物馆”。2012年开始筹建市博物馆新馆,预计年内建成开馆。
吉安市博物馆对城南新馆、白鹭洲书院、庐陵民俗博览苑、庐陵民俗博物馆、仿古一条街以及毛泽东、朱德旧居行使管理权,该馆荟萃了市中心城区主要文化景观。
吉安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为市里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陈展面积约6000平方米。新馆设五个常设展厅,两个临时展厅,分三层布展,第一层设“青铜王国”、“吉州名窑”二个陈列;第二层设“江南望郡”陈列,第三层设“红色摇篮”、“当代吉安”两个陈列。建成后的新馆是一个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全面展示吉安市厚重的人文风貌和经济社会成就。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元贞元年(1295),改称“吉安”。新石器时代,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人们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商代,新干县大洋洲的地下,先民埋藏着青铜器皿,铭记一代文明。晚唐至元末,吉州名窑的瓷品丰富多彩,纹饰灵活多变。宋明两朝,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吉安经济发达,人文鼎盛:黄金水道,一路风光;庐陵世家,三千进士。吉安享有“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誉。
近代,吉安是红色政权诞生的摇篮,井冈山精神彪炳千秋。今日,吉安的建设改革,如火如荼,日新月异;梦想美好,前程锦绣。
一、青铜王国展厅
青铜冶炼,随着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奴隶制的发展而兴盛起来。无论是冶铸工业还是艺术风格,都达到很高水平。
1989年9月,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意外发现,后经科学发掘,在离地面2.15米,近40平方米的墓室中,出土各种文物达1300多件,其中,青铜器475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铸造之精,纹饰之美,全国罕见。这一商晚期的吴城文化遗存发现,是中国南方考古的重大突破。这些青铜器便是江西古代文明深厚的底蕴,改变了人们对赣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认识,被称为“长江中游的青铜王国”。
二、吉州名窑展厅
吉州窑位于吉安县永和镇。自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窑址在永和,也叫“永和窑”。是我国古代江南著名的综合性民瓷窑。创烧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历时500多年。
吉州窑的产品效法百工,种类繁多,有日用瓷、陈设瓷、佛道供器、雕塑等。釉类有黑釉和釉下白地彩绘等,改变了“北白南黑”单一釉色的历史格局。白地彩绘技术为青花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窑变产生了兔毫,洒彩,玳瑁、鹧鸪斑、虎皮纹等。装饰纹样有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等,源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人民生产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宋元陶瓷装饰工艺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在我们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三、江南望郡展厅
吉安,坐落在江西省腹地,是赣江中游的重镇。母亲河赣江的乳汁哺育,一代代吉安儿女的辛勤开发,沃野农耕造就了“吉州福地”的美名;庐陵文化的雨露滋润,一辈辈吉安先贤的努力奋斗,书声墨香创造了“三千进士”的荣耀。庐陵世家,风景独好,历来有“江南望郡”的美称。江南望郡展厅,包括黄金水道、三千进士、文节俱高、庐陵世家四大部分。
(一)黄金水道
赣江,发源于江西、福建省交界的黄竹岭,蜿蜒北去,至鄱阳湖,全程约750公里,衔长江,通运河,接浈水,被誉为贯穿南北的黄金水道。赣江沿岸,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农水发达,商贸繁荣,宗教鼎盛,成为我国古代南北重要军事通道、移民通道、商贸通道和漕运通道。
(二)三千进士
吉安自古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为风尚,大办书院,历史上造就三千进士,万余举人,尤以宋明为盛。兄弟同举、祖孙进士、三龙八凤、五世科第,成为庐陵文化中科举荣耀。
(三)文节俱高
吉安素以“文章节义并重”著称,读书入仕,立朝端正。为人刚正义烈,处事秉公清廉,先贤中尤以中国贤母、五忠一节为典范。
庐陵历史上产生了三位贤母,东晋陶母湛氏,教子惜阴;北宋欧母郑氏,画荻教子;南宋文母曾氏,教子尽忠。伟大的母爱人格,影响一代又一代家风,推动社会发展。
两宋之际,吉安士人间世而出,以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和文天祥为杰出代表,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四)庐陵世家
吉安自古誉为江南望郡。北宋之后,辖境中形成众多世家大族。由于耕读传家的风尚影响,敦宗眭族,聚族而居,建祠堂,办教育,厚民俗,至今犹见旧时风韵。
境内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有7个,分别是青原区渼陂村、陂下村,吉水县燕坊村、桑园村,吉州区钓源村、安福县塘边村、峡江县湖洲村。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两个,青原区富田镇、吉安县永和镇。
四、红色摇篮展厅
吉安,是红色政权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赣西特委、湘赣边特委等党的地方组织,创建了东固革命根据地、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吉安,红军诞生的故乡。这块土地上,成立生了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红八军、红二十军、红六军团等正规红军,涌现出了147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牺牲了49000余名革命烈士。
五、当代吉安展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吉安迈入了新纪元。在党的领导下,吉安人民携手并进,艰苦创业,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改革开放后,吉安干群和衷共济,开拓进取,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富裕文明幸福生活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一)政治生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吉安市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虽然有过坎坷和迷惘,但政治方向没有变,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不断推进和完善,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日趋浓厚。
(二)经济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地处内陆的吉安市,不甘落后,迎头奋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与时俱进改革体制机制,着眼未来转变发展方式,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咬定目标真抓实干,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积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社会发展
文明、健康、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吉安市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四)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吉安市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构建新体系,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在新技术产品新工艺研发和应用推广上,获得新成果,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