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博物馆主要立面的构成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布局特点,在大片的花岗石墙面上,门、窗、雕塑等元素呈散点式布置,主立面上的开窗法也同时体现了设计意图中的双重体系层叠;位于主体量南侧的楼梯间窗洞贯穿于楼层之间,镜面玻璃与外墙面外皮取平,为室内提供光线与视线的通达,同时因镜面玻璃的特殊视觉效果于立面构成之中突出了“实”的视觉感受;而位于一层东北一侧的绿化庭院在立面却采用水平开窗法且并未因为建筑的转折而被打断,映射出庭园在空间上的延展透明玻璃的应用,也预示着其后一个“虚”空间的存在;此种组合试图将窗口简单的开洞瓦解为虚实难辨的立面图式,而后因为操作系统中具有结构布置原则的立体窗的插入更增加了立面的层叠效果,采用了斜向正交网格体系的立体窗与其上部体现水平格网体系的条状窗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设计的理念从空间构成得以贯彻到细部设计之中。
海宁市博物馆设计中外立面采用了色彩柔和、表面较光滑的花岗石面材,而在入口雨蓬、立柱、窗楣以及雕塑上运用了代表中国古文化的青铜,青铜表面传统纹样的雕饰唤起历史情感的同时与光滑的花岗石形成较为强烈的对比,这里传统与现代再次进行了“对话”;而在圆形大厅,体现建筑体量感的抛光花岗石被换成了米色的片岩,材质柔和的质感,为光的上演提供了完美舞台;内庭院由高高的白粉墙,碧绿的水面及一偶的江南小亭组成了美好画面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