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纪念馆
社会历史类 免费 0 粉丝

史可法纪念馆又名史公祠,位于扬州护城河畔,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同治九年重建,祠门朝南,东墓西祠,是纪念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地方。秋天的银杏,冬日的梅花为纪念馆更添英气。清军在攻陷北京后,史可法孤军坚守扬州城,兵败后被杀,扬州被屠城十日,这一历史在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也有描述。悠悠护城河流经史可法纪念馆门前,河上有一座稍宽一点的大桥,名史公桥,另有一座直通纪念馆正门、仅供行人行走的小桥。进门后首先看到飨堂,两侧有清张尔荩撰写的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正中端坐着史可法塑像。飨堂后是史公墓,由于史可法就义后,后人没有找到遗体,所以墓冢里埋的只是衣冠。墓冢两侧有海内外名人为史可法题写的字词。在史可法纪念馆内,可以看到史可法的手迹、珍贵的文物,了解史可法及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迹。此外,广陵琴派史料陈列馆也在景区内,馆内陈列着古琴、绘画等文物,有时候在这里还能看到古琴表演。...[ 介绍 ]


史可法纪念馆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街24号,扬州梅花岭畔、南临古城河、史可法路南端,内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占地6000多平方米。截至2022年,馆藏文物439件/套,珍贵文物6件/套,年度观众总数71887人。

墓分地面和地下建筑两部分,墓周围绕以短墙,墓前立“史忠正公墓”石碑,墓之左右各辟圆门,上嵌“梅花岭”石额。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清同治九年重建,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朱德委员长题写牌匾,1991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陪同朝鲜前主席金日成前来参观。

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公祠所在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