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博物馆
综合类 免费 0 粉丝

连云港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占地45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藏品8869件/套,系统展示连云港地区悠久历史文化,免费开放。...[ 介绍 ]

      连云港市博物馆是集收藏、展览、公共教育、研究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有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73年,座落在花果山脚下,市政府对面,占地45亩,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连云港市博物馆藏品主要有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铜铁器、漆木器、书画古籍、革命文物和彦涵美术馆作品等,系统反映了连云港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馆藏“尹湾简牍”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列入中国首批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目录。


     近年来,连云港市博物馆在基本陈列《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千古之谜——淩惠平》、《汗青遗墨——东海尹湾汉墓简牍艺术陈列》、《西游记文化陈列》、《彦涵美术作品陈列》、《碑林景观艺术陈列》的基础上,依托连云港文物资源,加大自主策展的力度,接连推出了《千年藤花落古香——藤花落古城史前文明展》、《汉月出东海——汉东海郡辖域文明特展》、《朐海清芬——连云港市近两百年名家书迹展》、《铲·释——连云港考古新发现成果展》、《物华天宝——清代宫廷陈设文物特展》、《朐海凝光——连云港馆藏瓷器精品展》、《石呈千载——连云港古代石刻艺术特展》等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精品展览,《永远的丰碑——彦涵版画艺术作品展》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精品展览项目。


     连云港市博物馆建馆50年来,参与各项考古发掘与研究亦硕果累累。其中藤花落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具有内外两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是江苏省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对研究连云港地区文明起源具有重大价值。2002年7月,海州“双龙汉墓”西汉女尸的发现,举世震惊;大伊山石棺葬、东海尹湾汉墓、东海曲阳城遗址、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也名扬海内外。连云港市博物馆先后在《考古》、《文物》、《中国文物报》、《东南文化》等国家、省级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两百余篇,同时还出版了多部学术文集,如《孔望山造像研究》、《尹湾汉墓简牍》、《彦涵研究》、《神乌赋》、《连岛境界刻石二种》、《连云港市古代书法艺术集萃》等。


    连云港市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和文博单位缔结良好合作关系,举多方之力共同推动连云港文物资源的研究阐释,于2023年举办“简牍与秦汉文明”全国学术研讨会;策划推出“山海藏珍”——连云港文物系列短视频,有效推进了连云港文物资源的活化传播。


    连云港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廉政教育基地”、“连云港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连云港市文明单位”等,年均举办各类社会教育活动80余场次,打造了“连博志学营·馆校合作教育”“连博青鸟·志愿服务”“连博奇旅·沉浸式智游活动”“连博戌时·博物馆之夜”等一系列文旅融合品牌。


     诚挚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走进连云港市博物馆,在这座城市会客厅里,共同感受港城古老文明的沧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