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纪念馆
文化艺术类 0 粉丝

梅兰芳纪念馆位于北京西城区,是集文化、艺术、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旨在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纪念馆占地约2万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馆内设有主馆、行云轩等部分,展示梅兰芳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及珍贵藏品。常年举办展览、活动及国际文化交流,致力于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京剧教育,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未来将继续传承经典,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 介绍 ]

梅兰芳纪念馆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中唯一的一所文化名人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成立于1986年10月,主要承担收藏、展示与梅兰芳相关的文物资料,开展京剧艺术研究,推动梅派艺术传承发展,普及、传播和推广京剧艺术等工作,以展示梅兰芳艺术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职责。


梅兰芳纪念馆现分为梅兰芳旧居和国图办公区。梅兰芳旧居主要承担展陈展示、旅游开放等功能;国图办公区主要承担日常办公、文物保管收藏等功能。

梅兰芳旧居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原为清末庆亲王奕劻的王府的一部分,1951年梅兰芳入住这座幽静、安适的庭院,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1961年梅兰芳去世后,其家属将其生前收藏的33448件(套)文物文献,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成为馆藏藏品主体。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筹备成立梅兰芳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习仲勋同志在开馆仪式上为纪念馆揭幕。梅兰芳旧居1984年9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0月被列为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被列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居分为正院和外院两部分。正院保存旧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状陈列。东、西展室为专题展览。外院设有南展室、临展室、文创空间等,其中南展室为常设展室,以珍贵的图文影像资料介绍梅兰芳一生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活动。

梅兰芳纪念馆馆藏文物文献丰富,珍品众多,包括书画、拓片、文稿、信函、照片、图书杂志、剧本、外文资料、剪报、戏单、戏服、明清家具、瓷器等诸多品类,是国内外保存梅兰芳相关文物文献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机构。藏品中仅书画作品及拓片就有1800余幅(件),包括梅兰芳本人及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等众多名家作品。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既是研究梅兰芳与梅派艺术的珍贵资料,又是研究戏曲艺术和近现代文化史的重要遗产。

梅兰芳纪念馆立足“藏展立馆、学术强馆、智游兴馆、开放办馆”的理念,结合珍贵馆藏文献和最新学术成果,力图从不同角度开展梅兰芳和京剧艺术研究,普及、传播和推广梅派艺术,举办的综合性活动遍及海内外各个城市,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梅兰芳纪念馆立足梅兰芳研究,面向文化传播前沿,在学术研讨方面卓有建树。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梅兰芳纪念馆于2021年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梅兰芳及京剧、戏曲研究领域的博士进站开展科学研究。纪念馆力争以全面、系统、多元的学术活动深化梅学研究,助力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梅兰芳纪念馆现设有综合办公室、财务管理处、文物保管处、展览宣传处、信息研究处五个处室。自开放之日起,梅兰芳纪念馆逐渐成为人们缅怀梅兰芳大师、传承京剧艺术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方圣地,受到国内外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在一代代梅馆人的共同努力下,梅兰芳艺术其精神不断被深入研究、阐释和弘扬,也逐步形成了一支深耕“梅学”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推荐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