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博物馆一般归国家管理,大部分博物馆归所在省、市、县级的文物部门管理,但是也有一些级别更高的博物馆直接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管理。文化和旅游部是我国整个文化事业管理的最高责任部门,国家文物局则是专门负责管理文化事业中有关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部分。
回答于 2025-04-18 08:22
在这6000多家博物馆中,90%的博物馆都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这是在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提出的。但是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还是收费的。而且按照市场化运作举办的特点,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收门票。 我国大部分博物馆(90%)是免费向公众开放...
回答于 2025-04-18 08:22
全国到底有多少座博物馆的问题没有一个太准确的答案,因为数字总在变动。但2021年底的一个比较准确的统计数字是: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6183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实际数字应该比这个多,因为还有很多没有“登记注册”的“非正规”博物馆。
回答于 2025-04-18 08:21
故宫文物在抗日战争期间经历了一场规模浩大、历时十年的迁徙,创造了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奇迹。 南迁上海与南京(1933年): 日军侵华威胁北平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决定实施文物南迁计划。1933年,首批文物装箱南迁至上海,随后转运至南京新建的文物库房存放。 分三路西迁四川(1937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京...
回答于 2025-04-17 08:26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48年底至1949年初。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在撤离大陆前往台湾之前,从南京文物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珍贵文物,分三批运往台湾。这些文物最初存放在台北近郊的外双溪,后来在此建立了新馆,即今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些文物原本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南迁的藏品,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辗转迁徙...
回答于 2025-04-17 08:24
中国早期博物馆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三类: 纪念性博物馆 以纪念重要人物为主,如孔子庙堂(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李白故里、杜甫草堂、武侯祠、岳飞庙等。这类博物馆通过陈列与人物相关的物品(如衣物、书籍、生活用具等)来传播其思想和事迹。 近代外国人在华创办的博物馆 由外国传教士或机构建立,兼具科学研究和...
回答于 2025-04-17 08:23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筹备,1926年正式开放,后更名为北平历史博物馆,最终发展为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前身及其发展历程: 1.筹备阶段(1912年) 1912年,在教育部总长蔡元培的主持下,成立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馆址最初设在北京国子监旧址,并聘请京师大学堂教授胡玉缙为筹备处主任。 接收了太...
回答于 2025-04-16 09:07
南通博物苑的创办者是张謇,他是清朝末年的状元,后来成为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 南通博物苑是: 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成立于1905年,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公共博物馆。 多功能一体:集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于一体,其名称中的“苑”字在国内博物馆中独一无二。 教育与实业结合:张謇以实业利润...
回答于 2025-04-16 09:06
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开端是由外国人推动的。具体而言,最早在中国境内开办近代博物馆的是一位法国的天主教会士韩伯禄(Pierre Heude),他于1868年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徐家汇博物馆,主要收藏动植物标本,用于科学活动和传教。这是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回答于 2025-04-16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