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信息
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4月12日,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要求,黑龙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合署办公。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50号,馆藏丰富,共有藏品63万余件,涵盖多种类别,另有13万余件岩石、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
黑龙江省概况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边疆,森林覆盖面积占全省土地的三分之二,是中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这里世居着达斡尔、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同时也有其他迁居至此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森林中狩猎;
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上耕耘;
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中捕鱼。
这些民族留存了大量具有特色的文物。此外,黑龙江以冰雪闻名,冬季漫长寒冷,江河结冰厚度可达一米以上,为冰雕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镇馆之宝
金代铜坐龙
国家一级文物
象逼真,栩栩如生。
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于1965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
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骨架
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猛犸象化石
其年代为距今21200土600年
身高3.33米,体长5.45米,门齿长2.05米,臼齿显示出它是一只老象
唐代渤海天门军之印
1960年4月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
天门军之印出自上京皇城内,可作为研究渤海设有与唐朝中央禁军类似的军事组织的重要线索,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一方渤海印,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展览:《哈尔滨往事——20世纪初哈埠社会生活展》是带有本土文化、侨民文化和融合文化印记的主题展览,通过运用文物、图版、场景复原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展陈手段,全方位展示哈尔滨城市恢弘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是公众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窗口,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宝库,是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交流展示平台,是承载黑龙江恢弘历史与璀璨文明的“百科全书”。在百年的历程中,龙博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物收藏、研究、展示、社教、文化交流方面皆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