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类型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有的博物馆按照藏品的材质进行分类,例如玉器、瓷器等;
有的则按照藏品的时代进行分类,比如新石器时代文物、清代文物等;
还有的博物馆根据藏品的用途进行分类,如农具、兵器、家具等;
此外,也有博物馆按照藏品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绘画、书法、雕塑等;
还可以根据民族和国别进行分类,如蒙古族文物、维吾尔族文物等。
当然每个博物馆爱好者心目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分类标准。
根据国家文物局在2013年发布的《馆藏文物登录规范》,馆藏文物被分为35项。
序号 | 类别 | 内容及示例 |
---|---|---|
1 | 玉石器、宝石 | 历代玉、翡翠、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玛瑙、水晶、碧玺、青金石、石榴石、橄榄石、松石、琥珀、蜜蜡、珊瑚、珍珠等制品及原材 |
2 | 陶器 | 历代陶制、泥制、三彩、紫砂、珠花、生坯、泥金饼、泥丸、陶瓷等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制品 |
3 | 瓷器 | 历代瓷制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制品 |
4 | 铜器 | 历代以铜为主要材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制品(不包括铸币和雕塑造像) |
5 | 金银器 | 历代以金银为主要材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制品(不包括铸币和雕塑造像) |
6 | 铁器、其他金属器 | 历代以除金、银和铜之外的铁器、其他金属为主要材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制品(不包括铸币和雕塑造像) |
7 | 漆器 | 历代彩漆、填漆、雕漆等漆制品 |
8 | 雕塑、造像 | 历代金属、玉、石、陶瓷、木、泥等各种质地的雕塑、造像 |
9 | 石器、石刻、砖瓦 | 历代以石为主要材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制品(不包括雕塑造像)。如武器、碑碣、墓志、经幢、题刻、画像石、棺椁、法帖原石等。历代城砖、画像砖、墓砖、空心砖、砖雕、影作、板瓦、简瓦、瓦当等 |
10 | 书法、绘画 | 各种书法作品。各种国画、油画、版画、素描、速写、帛画、宗教画、织绣画、连环画、贴画、漫画、剪纸、年画、民间美术平面作品等,包括刻版 |
11 | 文具 | 历代笔、墨、纸、砚及其他文房用具 |
12 | 甲骨 | 记录有价值的史料内容的龟甲、兽骨 |
13 | 塑印符牌 | 历代金、银、铜、铁、石、牙、玉、瓷、木等各种质地的印章、符节、画押、封泥、印范、符牌等 |
14 | 铸币 | 历代贝、铜、铁、金、银、纸币及铸范、钞版等 |
15 | 牙骨角器 | 历代兽角骨、犀角、象牙、其他兽牙、玳瑁、碎碟、螺钿制品及原材料等 |
16 | 竹木雕 | 历代竹木雕刻品 |
17 | 家具 | 历代木制家具及精巧明器 |
18 | 法琅器 | 历代金属胎法琅、瓷胎法琅、玻璃胎法琅等法琅制品 |
19 | 织绣 | 历代棉、麻、丝、毛制品、绢丝、刺绣、堆纹等 |
20 | 古籍本 | 历代写本、印本、稿本、抄本等 |
21 | 碑帖拓本 | 历代碑帖拓本 |
22 | 武器 | 各种兵器、弹药和军用车辆、机械、器具等 |
23 | 邮品 | 各种邮票、实寄封、纪念封、明信片及其他邮政用品 |
24 | 文件、宣传品 | 反映历史事件的正文文件或文件原稿,传单、标语、宣传画、报刊、号外、捷报、证章、奖章、纪念章等 |
25 | 档案文书 | 历代诏谕、文告、题本、奏折、诰命、舆图、人丁黄册、田亩钱粮簿册、红白契约、文据、书札等 |
26 | 名人遗物 | 近现代著名历史人物的手稿、信札、题词、题字等用品 |
27 | 玻璃器 | 历代料器、琉璃等 |
28 | 乐器、法器 | 各种乐器、法器 |
29 | 皮革 | 历代各类皮革制品和工艺品 |
30 | 音像制品 | 各种原版照片、胶片、唱片、磁带、珍贵拷贝等 |
31 | 票据 | 各种门票、车船票、机票、供应证券、税票、发票、储蓄存单、存折、支票、彩票、奖券、金融券、单据等 |
32 | 交通、运输工具 | 各种民用交通运输工具及辅助器材、制品,如奥轿、人力车、兽力车、汽车、摩托车、船筏、火车、飞机等 |
33 | 度量衡器 | 各种质地的用于物体计量长度、容积、质量的器具,如尺、权、砝码、量器、秤等 |
34 | 标本、化石 |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包括: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及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
35 | 其他 | 其他属于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具有价值的物质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