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与文化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国际通道。早在先秦时期,很多部族就生活在滇池一带,创造了与中原地区风格迥异的青铜文明。他们不仅用青铜铸造鼓等乐器,还铸造精密的纺织工具,例如纺轮等,就此开创了云南纺织的历史。
古滇国:建立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滇王降汉,汉武帝赐滇王金印。
南诏与大理:唐宋之际,当地先后建立南诏、大理等地方政权,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
明清时期:当地不仅出产了名扬天下的普洱茶,更留存下来很多珠宝玉器。因当地对玉石、琥珀、玛瑙、水晶的加工技艺炉火纯青,这些文物中,既包括金镶宝石耳环等小饰品,也有鱼龙人物座屏等中型家具摆件,还有翠玉长命富贵笔架、翡翠帐钩等清代玉雕珍品。
镇馆之宝
牛虎铜案(战国)
牛虎铜案是中国古代放置肉祭品的礼器,案又称“俎”。器物主体为一头大牛,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四脚为案足。尾部饰一只缩小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
寓意:大牛与小牛用模铸造,小牛另铸再焊接于大牛腹下,寓意大牛牺牲自己对小牛进行保护。
特点: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是云南青铜艺术的杰作,具备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西汉(前206—公元8年)
束腰圆筒形,器身两侧对称雕铸虎形耳,平底,底有三个虎爪形足。器盖正中铸有一个鎏金骑 士,头梳椎髻,腰佩长剑,穿紧身衣裤。通体鎏金,显然是身份显赫。其坐骑之马昂首挺身,张口,翘尾,显得十分威武。盖周立雕四牛,腰肥体壮,抬头垂尾做行走状。整个器物装饰题材由动物到人物,或高或低,错落有致。
云南省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广福路6393号。馆内基本陈列包括“远古云南——史前时期的云南”、“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南中称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云南”等,集中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云南,以及精美绝伦的少数民族工艺,包括斑铜工艺、乌铜走银工艺等。另有经过扎染、蜡染的民族服装。
馆藏各式金银器美轮美奂,如镶石银鎏金的傣族项圈、佤(wǎ)族银披肩、佤族手镯等。另有大量来自汉朝的金饰,包括葫芦金饰、梅花金片饰、兽形金片饰、压花金剑鞘等。
明清时期,当地不仅出产了名扬天下的普洱茶,更留存下来很多珠宝玉器。因为当地人对玉石、琥珀、玛瑙、水晶的加工技艺炉火纯青,这些文物中,既包括金镶宝石耳环等小饰品,也有鱼龙人物座屏等中型家具摆件,还有翠玉长命富贵笔舔、翡翠帐钩等清代玉雕珍品。
云南省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通过这些珍贵文物,我们得以窥见云南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与多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