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越与岭南的渊源
先秦时期,东南沿海一带的部族统称为“百越”,聚居于广东地区的被称为“南越”。“越”与“粤”通用,故广东省简称“粤”。因地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长期被称为“岭南”。
二、南越国的兴衰
- 秦朝在番禺(今广州)建城,作为南海郡的政治中心。
- 秦亡后,秦将赵佗建立南越国,称霸岭南,奠定了广州的中心地位。
- 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岭南重归中央管辖。
- 唐朝末年,南海军节度使刘䶮在广州称帝,建立南汉。
三、南越王博物院概览
博物院以南越、南汉考古遗存为基础,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
- 王墓展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核心为南越国第一代国王赵眜的彩绘石室墓,是岭南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展现两千年前岭南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王宫展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74号,展示南越王宫与南汉王宫遗址。
常设展览:
1. 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
2. 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
3. 名城记忆——广州古代水井文化(展示数百口古井及饮用水历史)
4. 隋唐以来各类陶瓷展(兼具实用性与艺术价值)
四、珍贵文物选介
1. “文帝行玺”金印·西汉
- 印面边长3.1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98%。
- 印文为“文帝行玺”,印钮为游龙盘曲成“S”形,龙身细节精湛,龙腰穿孔可系印绶。
2. 丝缕玉衣·西汉
- 为南越文帝赵眜的殓服,反映汉代贵族丧葬制度。
五、历史意义
博物院不仅呈现南越国与南汉的辉煌,还通过古井、陶瓷等文物,系统梳理了岭南从先秦至隋唐的发展脉络,是研究岭南文明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