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博物馆?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在当今社会,博物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教育和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22年正式公布的博物馆新定义:

“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这一定义不仅强调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服务功能,还突出了其在促进社会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博物馆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Museums,缩写为CSM)是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非盈利性学术团体。

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于1982年,并在2010年更名为中国博物馆协会‌。

它的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学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建立自律机制,遵守社会道德。

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家文物局,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倡议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经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革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作为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发起单位。


博物馆具有以下几大特征: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公共性、非营利性、服务性和常设性

实物性是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

直观性与博物馆的实物性紧密联系,为观众提供直观的展示效果。

广博性指博物馆收藏的物品种类繁多,涵盖广泛的领域和时期。

公共性表明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机构,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

非营利性意味着博物馆的运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服务大众。

服务性强调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为公众提供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的体验。

常设性则指博物馆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独立于其他组织的机构,不管其员工有何变化或馆舍如何变更,博物馆都会存在下去。

  • 发表于 2025-04-07 08:48
  • 阅读 ( 32 )
  • 分类:博物百科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万馆管理员
万馆管理员

博物馆爱好者

337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万馆管理员 337 文章
  2. 皮皮虾XO 9 文章
  3. 北极光之舞 7 文章
  4. 丝绸之路探险者 7 文章
  5. 蓝天梦想家789 6 文章
  6. 七七八八 4 文章
  7. 游四逛五 4 文章
  8. 竹影清风 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