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
类别:综合性博物馆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代表藏品: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
地理铸魂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西部有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景区。它是长江三峡中西陵峡的所在地,风景奇峻,神秘古朴。周边散落大巴山、大别山、以中国功夫和道教文化见长的武当山等,南临洞庭湖,与湖南接壤,因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
湖北是著名铜矿产区,商周时期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令人惊叹。此地漆树随处可见,当地人常使用漆器,茂密竹林可加工制造出竹木简牍等器物。湖北人杰地灵,有屈原、伍子胥、张居正等名臣,还有宋玉、王昭君这样的俊男美女,也是中原与南方的沟通要道,商代建有盘龙城 ,三国时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隆中对等著名事件发生于此。
镇馆之宝
1. “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
- 正面:镶蓝色琉璃
- 背面:镶绿松石
- 剑身: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
- 铭文:鸟篆“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
- 剑首:外圆卷成圈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
2. 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文物,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
3. 编钟与镈钟:编钟为半合瓦形,口沿的两个角向下延伸不齐平,而镈钟的口沿是齐平的。
4. 楚王酓(yǎn)章镈钟:战国时期,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钮上有铭文。
5. 桓侯钟:有浮雕蟠螭纹。
6. 鹿角立鹤:楚墓乐器的代表性器物。
7. 钮钟:有浮雕蟠虺纹、长梁 。
湖北省博物馆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的湖北省立公共科学实验馆,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藏品共计近40万件,尤以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器、楚秦汉简牍、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为特色。
常设六个展览,分别是:“楚国八百年”“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曾侯乙”“越王勾践剑特展”“梁庄王珍藏”“天籁——湖北出土的早期乐器”。另有“长江文明特展”“百年巨匠——湖北省博物馆近代书画特展”等临时展览。
这些承载着楚地"筚路蓝缕"精神的文物,不仅实证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文明的对话史,更以青铜铭文、漆画纹样、金玉器形构建起早期中国的精神图景。
博物馆通过考古叙事将器物还原为文明切片,让观众在菱形剑纹的寒光与编钟的宫商角徵中,触摸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成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