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漳州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瓷瓶 解说词

这件明万历漳州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瓷瓶,口径6.3厘米,底径6.6厘米,高13厘米,于考古发掘中出土。漳州窑是明末兴起的重要瓷窑,以生产外销瓷器为主,被誉为“外销主力”,代表作品为克拉克瓷。此瓶胎体厚重,展现了漳州窑的典型特征;青花发色虽不及景德镇窑浓艳,却呈现出独特的灰暗色调,这也是漳州窑青花瓷的辨识特点之一。瓶身装饰精美缠枝花卉纹样,枝蔓缠绕、花朵盛开,线条流畅自然,体现了明代晚期“单线平涂”与“勾线填色”相结合的绘画技法。缠枝纹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象征着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生命力。万历时期,随着隆庆帝解除海禁、开放福建月港,漳州窑瓷器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商品。此瓶虽为民间窑口所制,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反映了明代福建地区的制瓷工艺水平,更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海上贸易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