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清乾隆时期的广彩开光人物纹扁瓶,高12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7.9厘米,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广彩瓷全称"广州织金彩瓷",始于清代康熙晚期,在三彩、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多种彩瓷艺术的影响下脱颖而出,盛于乾隆、嘉庆时期,是中国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此件扁瓶正处于广彩发展的鼎盛阶段,展现了这一时期广彩瓷器"绚彩华丽,辉煌夺目"的艺术特色。瓶身采用开光装饰技法,即在装饰纹样中留出特定区域绘制主题纹饰,这种装饰手法既保留了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又融合了西方审美趣味,极受欧洲市场欢迎。瓶身上的人物纹样精细生动,色彩浓艳明快,金彩装饰富丽堂皇,体现了广州工匠高超的彩绘技艺。作为清代外销瓷的代表作品,这件扁瓶不仅展示了中国制瓷工艺的精湛水平,也见证了18世纪中西贸易的繁荣和文化交流的盛况,是研究清代广东外销瓷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