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2005年8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共建的、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占地面积19000 m2,建筑面积15000 m2,集展示、收藏、科研、科普及教学五位一体,以科学性为主,以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以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为重点,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博物馆共设8个展厅16个展区,其中距今约30亿年的“鞍山群早期生命”、距今1亿多年的“热河生物群”、“燕辽生物群”,以及“辽宁的古人类”是四大亮点。馆藏化石标本3万余件,重点保护化石近千件,包括迄今世界最早的带毛恐龙—“赫氏近鸟龙”、最早的“会滑行的蜥蜴”—“赵氏翔龙”以及迄今世界最早的花—“辽宁古果”等。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2011年5月21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逾300万人次,社会团体4000余个,建立了100余所中小学科普合作校,招募了2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现有研究人员21人,均具博士学位;先后被授予中国科协、中国古生物学会、自然资源部及省市等13个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全国和辽宁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称号。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建立对提高辽宁省科学普及水平、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研究、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博物馆以科学性为主,以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以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为主,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本馆共设8个展厅16个展区。第3厅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其中,鞍山群早期生命、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辽宁的古人类是四大“亮点”。第4厅介绍世界的“热河生物群”,带大家走进一亿多年前辽西的“恐龙王国”、“古鸟世界”、“花的摇篮”等奇妙的史前世界。第8厅是气势磅礴的“辽宁大型恐龙厅”,8件产自辽宁的大型恐龙集体“亮相”,其中长达15米的“辽宁巨龙”是我馆发现和研究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