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自然科学类 0 粉丝

上海昆虫博物馆隶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其前身是法国神父韩伯禄(P. Heude)1868年筹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馆(Musee 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汇建成,后因标本众多,无法储藏,于1930年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兴建新的震旦博物院。当时储藏中国所产的动植物标本有“亚洲的大英博物馆”之美称。...[ 介绍 ]


上海昆虫博物馆隶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其前身是法国神父韩伯禄(P. Heude)1868年筹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馆(Musee 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汇建成,后因标本众多,无法储藏,于1930年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兴建新的震旦博物院。当时储藏中国所产的动植物标本为远东第一,有“亚洲的大英博物馆”之美称。1953年归属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2001年并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2002年组建上海昆虫博物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院、所共同投资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新馆和展览部。   

经过100多年的创业和发展,现收藏全国各地昆虫标本100多万号,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昆虫标本及国际和国内的危险性检疫害虫标本,是我国大型的专业昆虫馆。学术带头人有尹文英院士和一批知名教授、研究员。

上海昆虫博物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数十项,对原尾虫、蝗虫、白蚁、介壳虫、虻和苍蝇等5大类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对昆虫分类系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参加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种科学考察,并获奖。

馆内有海伦娜闪蝶,被称为世界上很美的蝴蝶。这种蝴蝶产于巴西、秘鲁等国,数量少,十分 珍贵,不仅体态婀娜,展翅如孔雀开屏,而且蝶翅还会发光变色,时而深蓝,时而湛蓝,时而浅蓝,双翅上的白色纹脉就像镶嵌上去的珠宝,光彩熠熠,十分迷人。 标本每只价值36万元,在我国仅有3只。

上海昆虫昆虫博物馆的历史非常久远,它的前身是筹建于1868年的震旦博物院。当时有一个法国神父来上海传教,就在现在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他的中文名字叫韩伯禄,是个博物学家,主要收集各种动植物标本、矿石、家具等。后来由于标本太多,无法存放,在1930年现在的重庆南路和合肥路口兴建震旦博物院,包括陈列室、研究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当时储藏的中国动植物标本为远东第一,此外也收藏日本、菲律宾、安南(越南)、暹罗(泰国)、马来等地的标本,有亚洲大英博物馆的美称。解放以后由中国科学院接管,2002年组建上海昆虫博物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院、所共同投资二千万元专项资金建成新馆。目前收藏昆虫标本一百万号,是我国收藏量居前的昆虫馆之一。昆虫博物馆集科学研究、标本收藏和科普教育于一身,是目前中国科学院中唯一的一个昆虫学科普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