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动漫广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动漫专题博物馆,亦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系统的展示和创新的互动体验,全面呈现中国动漫从萌芽到繁荣的百年历程,被誉为“中国动漫的活态历史”和“动漫文化的殿堂”。
博物馆于2018年启动建设,2021年6月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1.2万平方米。建筑融合现代设计与杭州地域特色,以动漫元素为灵感,形成独特的视觉符号。馆内藏品总数超5万件(组),涵盖1920年代至今的动画胶片、漫画原稿、创作工具、周边产品等,系统记录中国动漫的艺术探索与技术革新。其中,《大闹画室》《铁扇公主》《小蝌蚪找妈妈》等早期动画资料,以及《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的原画稿、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原稿等经典藏品,成为研究中国动漫史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以“动漫中国”为主题的基本陈列分为六大篇章:从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中国首部动画《大闹画室》的萌芽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派”动画的黄金时代;从改革开放后《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作品的多元探索,到新世纪《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漫精品的崛起;再到数字技术推动下的产业变革与国际化进程。展览通过实物、影像、场景复原与多媒体技术,构建起中国动漫发展的全景式叙事。
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平台,博物馆设有动画制作体验区、VR/AR互动空间、动漫配音工坊等特色区域,观众可亲手绘制分镜、体验动画制作流程,感受动漫创作的趣味与技术魅力。同时,博物馆定期举办动漫人才培训、行业论坛、国际交流活动,与高校、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机制,为产业输送专业人才。其动漫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则聚焦政策研究与市场趋势分析,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文化传承方面,博物馆通过经典动画与国漫作品的集中展示,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动漫创作中的创造性转化。《宝莲灯》《姜子牙》等作品对神话传说的现代化演绎,以及水墨动画、戏曲元素的运用,彰显了中国动漫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馆推出“小小动画师”“动漫与科学”等主题活动,将艺术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相结合,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与文化认同。
依托杭州“动漫之都”的区位优势,博物馆深度参与中国国际动漫节等节展活动,推动动漫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未来,博物馆将持续丰富藏品体系,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拓展国际交流渠道,致力于成为全球了解中国动漫产业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弘扬中华文化、培育产业新动能贡献更大力量。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