瑗珲历史陈列馆 解说词

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南部,这片土地曾见证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的设立与《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瑷珲新城遗址的核心区域。作为全国唯一系统展现中俄东部关系史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这里以遗址、建筑与陈列三位一体的展陈方式,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历史叙事空间。 陈列馆始建于1975年,历经多次调整与扩建,于1999年完成现代化改造。新馆占地12万平方米,规划8大功能区,通过园林景观与历史遗存的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空间。主展厅采用方圆结合的建筑语言,右圆左方的布局象征国土完整,却被三角形结构割裂,隐喻1858年《瑷珲条约》导致6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流失的历史创痛。三角形指向的见证松与魁星阁,前者记录条约签订的屈辱时刻,后者作为瑷珲古城唯一幸存建筑,见证1900年沙俄焚城后文明的劫难。 馆群体系持续拓展,现形成"一主馆、三分馆"格局,涵盖中俄艺术、马占山抗战、黑河商会等专题展区。7000平方米展厅内,8072件/套藏品中2405件为珍贵文物,系统呈现黑龙江从内河变为界河的沧桑巨变。基本陈列《瑷珲历史陈列》以古城墙遗址、将军墓碑群等实体遗存为载体,结合马占山抗战、黑河商会发展等专题展览,构建起立体化的历史认知体系。 景区入口处64块刻有江东六十四屯地名的巨石,无声诉说着1900年惨案中数万同胞罹难的民族伤痛。魁星阁旁的清代将军墓碑群,与1685年、1907年两段古城墙遗址形成时空对话,见证瑷珲城由盛转衰的百年历程。这些历史现场与展陈内容的深度融合,使博物馆成为集文物保护、历史教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陈列馆凭借《瑷珲历史陈列》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不仅是中俄关系史的重要物证,更以鲜活的历史记忆,持续发挥着传承文明、启迪后人的社会功能。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