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院(曾称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2021年9月8日,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象征,它承载着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
博物院分为王墓展区和王宫展区两个部分。王墓展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前身为1988年建成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位于北京路374号,前身为南越王宫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整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在建筑设计上,王墓展区由著名建筑师莫伯治设计,采用"馆墓合一"的理念,从汉代石阙和埃及神庙的造型中获得灵感,开启了建筑设计的新表现主义探索。古墓区域被巧妙地用金属玻璃罩住,既保护了文物,又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入口处的44级笔直蹬道象征古代帝王陵墓前的神道,巨幅浮雕和石虎雕塑展现了岭南古文明的独特魅力。
馆藏文物丰富多样,截至2022年,藏品有6620件/套,珍贵文物1518件/套。其中王墓展区的主要看点包括"文帝行玺"金印、角形玉杯、丝缕玉衣等国宝级文物。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当象岗山陵的封土拂去两千年尘埃,南越文王赵眜的地下宫阙如时光胶囊般豁然开启,2291片丝缕玉衣如星河凝固,映照着汉时明月,"文帝行玺"龙钮金印的田字格中,仍留存着秦篆遗风。
王宫展区则围绕南越国的宫署遗址为主要基础建设,遗址上叠加了从秦汉到民国十三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域,其中"古代水井馆"值得关注,水井代表着人类先民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的重要标志。
这些千余件(套)出土瑰宝,不仅拼接出秦汉岭南"纳百川而成其浩瀚"的壮阔图景,更生动再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恢宏历程。南越王博物院是公众读懂广州,感受人文湾区的重要文化窗口。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