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 解说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位于新疆石河子市北三路,是全国唯一以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为主要研究及展陈内容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馆前身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于1988年筹建,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更名为现名。馆址设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办公楼内,这栋1952年建成的四层仿苏式建筑被誉为"军垦第一楼",已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703平方米,陈列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馆藏极为丰富,拥有各类文物2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5件套,包括29件国家一级珍贵革命文物、3件国家一级历史文物资料以及多件二三级古代文物。馆内基本陈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历史展"于2021年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分为序厅、"安边固疆 继往开来"、"艰苦奋斗 开创基业"、"改革开放 开拓进取"、"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和尾厅六个部分,通过1500余幅图片、1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多媒体显示屏、场景复原和油画等多种展陈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兵团波澜壮阔的建设发展历程。 在众多珍贵展品中,最著名的镇馆之宝是一件补了296块补丁的军大衣,它生动见证了兵团战士们在进疆初期为节约资金用于工业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此外,馆内还复原了1949年沙海老兵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历史场景,通过实物、人物雕塑和半景画的结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还有连队小学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上世纪70年代兵团连队教育的真实面貌。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历史记忆的宝库,更是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阵地。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该馆会见兵团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开馆迄今,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700多万人次,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博物馆不断挖掘文物内涵,整理文物背后的故事,将其作为宣传兵团精神和民族团结的"活教材"。2022年,其基本陈列荣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和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价值。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