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与文庙隔街相望,是一座以“回”字型仿古框架结构为主体的专题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约357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1400平方米,作为全国唯一系统展示西夏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这里完整呈现了西夏王朝在武威地区留下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印记。
博物馆核心展览“大夏辅郡—武威西夏历史文物陈列展”通过浮雕、壁画、文物图片与背景画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全景式还原了西夏王朝鼎盛时期的社会图景。展览以西夏王朝与中原王朝的互动为线索,重点展现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多元的经济形态以及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艺术成就。展厅内陈列的文物涵盖农业工具、陶瓷器皿、纺织品、冶炼器具、灌溉设施模型等,生动诠释了西夏文明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地位。
馆藏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被誉为“天下绝碑”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此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双面刻有西夏文与汉文对照的碑文,是现存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字数最多的西夏双语碑刻。碑文详述了西夏时期凉州护国寺塔的重修过程,为研究西夏文字、宗教信仰及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此外,馆内还珍藏有国宝级文物西夏木缘塔、西夏木板画及泥活字版经文等,其中泥活字版经文印证了西夏在印刷技术领域的创新成就,是世界印刷史上的重要发现。
西夏王朝由党项族建立,曾与宋、辽、金政权形成鼎立之势,疆域横跨黄河以西至玉门关,南抵萧关,北控大漠,延续190年。武威作为西夏王朝的重要辅郡,见证了党项族与汉、吐蕃、回鹘等民族的文化交融。博物馆通过文物与史料的结合,再现了西夏王朝在军事防御、交通贸易、宗教传播等方面的独特贡献,揭示了其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历史价值。
作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不仅是西夏文明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公众了解西北地区多民族融合历史的文化窗口。馆内丰富的文物遗存与科学的展陈设计,为访客搭建起一座跨越千年的文明桥梁,让神秘的西夏王朝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