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号,是集教学、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博物馆。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及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以丰富的中医药文物藏品、系统的文化展示和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展现中医药文化精髓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始建于2008年,2017年完成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其藏品体系涵盖中药标本、诊疗器具、古籍文献等10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5件(组),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馆藏特色鲜明,既包括5000余种中药材标本(如甘肃道地药材当归、黄芪等),也收藏了明清刻本《伤寒杂病论》等珍贵文献,以及针灸铜人、脉诊模型等诊疗器具,全面呈现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
博物馆通过五大主题展区系统阐释中医药文化:第一展区梳理中医药从原始医药萌芽到现代国际化的发展历程;第二展区以模型与多媒体展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核心理论;第三展区结合标本与互动装置,解析中药分类、炮制工艺及甘肃道地药材资源;第四展区聚焦甘肃中医药发展史,通过出土文物与文献展现丝路医药交流的印记;第五展区设置中医四诊体验、针灸推拿实践等互动区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诊疗技艺。
作为教学科研重地,博物馆深度融入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承担实验教学、学术研讨等功能。同时,其积极发挥社会教育职能,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小小中医""中医药文化探索"等特色活动,年均举办科普讲座、临时展览20余场。国际交流方面,博物馆通过海外展览、学者互访等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接待多国访客逾万人次。
这座兼具学术性与开放性的文化殿堂,不仅守护着中医药文明的珍贵记忆,更通过创新展陈与教育实践,让千年岐黄智慧焕发时代生机。无论是探寻历史脉络的学者,还是体验传统技艺的公众,都能在此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其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