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纪念馆 解说词

四渡赤水纪念馆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是一座以纪念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四渡赤水战役为核心的专题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不仅是红军长征历史的重要见证地,更是传承革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 纪念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79年,原为土城红军长征纪念馆。2007年,习水县人民政府投资扩建并更名为现名,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外观形似一面飘扬的红旗,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元素,庄重大气。馆内设有主题展厅、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教育活动室等功能区域,布局科学,功能齐全,与土城古镇的历史风貌相映成趣。 馆藏文物总数逾2000件(套),涵盖武器弹药、生活用品、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地图、红军标语等类别。其中,红军使用过的步枪、手榴弹、作战命令、会议记录、军大衣等实物,以及四渡赤水战役的作战地图和文献,是研究长征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主题展厅以“四渡赤水战役陈列”为核心,通过文物、照片、图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系统呈现战役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与胜利意义。土城战役陈列则聚焦1935年1月的激烈战斗,展现红军将士的英勇精神;“红军在习水革命活动展”则通过文物与史料,揭示红军与当地民众的鱼水深情。 纪念馆的展示特色突出四渡赤水战役的历史地位与军事智慧。作为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展览通过场景复原、互动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生动再现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如声东击西、集中兵力等,展现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多媒体装置与影视资料的结合,使观众能沉浸式体验红军四渡赤水的艰险历程,深刻理解战役对长征胜利的奠基作用。 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纪念馆常年开展“长征精神进校园”“红色文化宣讲”“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通过讲解、讲座、实践等形式,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同时,纪念馆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合作举办联合展览与学术交流,推动革命历史研究。其专业文物保护团队运用先进技术修复珍贵文物,确保历史记忆的延续。 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这里通过丰富的文物与创新的展陈,让长征精神跨越时空,激励后人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传承不畏艰险、勇于胜利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纪念馆正以鲜活的叙事方式,续写着革命精神的时代篇章。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