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东城街道红军路74号,是一座以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为核心、弘扬革命精神的专题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不仅承载着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记忆,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平台。
博物馆的建设历程与巴中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其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巴中地区文物管理所,历经1979年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纪念馆、1993年定名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最终于2012年新馆落成。新馆以16亩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融合川北民居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整体造型如一面飘扬的红旗,象征着革命精神的永续传承。馆内设有主题展厅、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等多元功能区,构建起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
馆藏文物总数逾2万件(套),涵盖武器弹药、生活用品、文献手稿、历史照片等类别,系统记录了1932年至1935年间川陕革命根据地从建立到发展的全过程。其中,红四方面军武器、徐向前手迹、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印章等珍贵文物,成为研究革命历史的重要实物佐证。主题展厅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手段,生动再现革命场景:基本陈列以沙盘模型直观呈现根据地战略地位,红军在巴中革命活动展展现军民鱼水情深,将帅展聚焦许世联、陈锡联等百位开国将帅的成长历程,民俗文化展则还原了苏区人民的生活图景。
博物馆以两大特色彰显其独特价值:一是全面展现川陕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时期第二大苏区的历史地位,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维度展示其建设成就;二是深入诠释红军精神内涵,以英雄事迹、革命文物和历史影像,传递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现代化展陈手段如互动投影、影视播放等,使观众得以沉浸式感受历史场景,增强教育感染力。
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公众教育。专业团队运用先进文物保护技术,确保文物安全;通过专题讲座、红色夏令营、社区宣讲等活动,推动革命精神融入青少年教育;联合国内外机构举办学术交流,扩大文化影响力。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的参观,既促进巴中文旅产业发展,也使红色文化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精神纽带。
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博物馆,以文物为桥梁、以精神为纽带,持续激发着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热情。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汇,革命精神与时代使命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