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天府广场西侧,是集历史文物收藏、皮影艺术研究与展示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以2300余年建城史为脉络,系统呈现古蜀文明至近现代成都的历史文化,同时以中国皮影艺术为核心,构建起连接传统与当代的文化桥梁。
博物馆新馆于2016年落成,以"金镶玉"造型呼应成都"天府之国"的地域特质,象征历史文化的璀璨与包容。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数字互动等12个功能区。馆藏文物逾20万件(套),涵盖青铜器、书画、民俗器物等类别,其中皮影藏品超X千件(套),汇聚陕西、山西、四川等流派代表作,完整展现中国皮影艺术从雕刻工艺到表演技艺的千年传承。
核心展陈"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以时空为轴,通过金沙玉璋、汉代陶俑、唐宋书画等文物,串联起成都从古蜀都城到现代化都市的文明进程。互动式场景复原再现三国街市、宋代茶肆等历史图景,多媒体技术让金沙太阳神鸟金饰等国宝级文物"活"起来。"影舞万象·偶戏大千"展区则以光影艺术演绎皮影发展史,观众可参与操控川派灯影戏,体验"一口道尽千年事"的传统技艺。
特色展览体系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贝林捐赠展"陈列300余件全球野生动物标本,构建沉浸式生态课堂;"成都民俗文化展"通过蜀锦织机、川剧脸谱等器物,解码茶馆文化、年画技艺等市井智慧。临时展览常设中外文明对话主题,如"丝路文明展""欧洲油画艺术展"等,配合皮影展演、非遗工坊等公众活动,年均举办学术讲座、研学课程超200场。
作为文化枢纽,博物馆通过国际巡展、数字资源库建设等方式推动文化传播,其自主研发的"皮影数字剧场"已走进10余个国家。文物保护实验室运用3D扫描、微生物修复等技术,让脆弱的皮影文物重获新生。学术研究团队持续开展古蜀青铜器断代、皮影戏口述史等课题,出版《成都皮影艺术全集》等专著,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这座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文化地标,正以文物为纽带,让公众在触摸青铜纹饰的斑驳、聆听皮影戏的唱腔中,读懂成都"活态传承"的城市基因,感受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力量。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