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解说词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坐落于东莞市莞城区可园路,是中国重要的岭南古典园林专题博物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园林,由清代广东著名画家、诗人张敬修主持修建,以"可心可乐之园"为名,成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岭南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作。博物馆依托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而建,致力于保护、研究和弘扬岭南园林文化,同时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职能。 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可园以"小中见大"的造园理念闻名。全园占地约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虽规模精巧却布局严谨,集住宅、庭院、书斋、园林于一体。园内建筑以二层楼阁为主,"可轩""可堂""擘红小榭""草草草堂"等主体建筑错落有致,通过假山叠石、曲水流觞、亭台楼阁与古树名木的巧妙组合,营造出虚实相生的园林意境。其"藏而不露"的设计手法,将有限空间转化为无限景致,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因地制宜、精巧雅致的艺术特色。 博物馆馆藏逾万件(套)文物,涵盖明清时期岭南家具、陶瓷、书画、工艺品等类别。其中尤以张敬修家族文物、岭南书画作品及明清家具最具特色,完整呈现了可园的历史脉络与岭南文化发展轨迹。馆内设有多个主题展览,"可园历史与建筑艺术展"通过文献、模型与实物系统阐释园林艺术价值;"张敬修生平展"以书画作品、生活器物等揭示这位文化名人的艺术成就;"岭南园林文化展"通过模型与影像展现园林艺术流派特征;"岭南书画艺术展"则聚焦与可园相关的艺术创作,展现地域艺术风格。 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可园博物馆积极开展文化传承工作。除常设展览外,定期举办园林文化展、传统工艺展及青少年教育活动,通过学术研讨、讲座、巡展等形式推动岭南文化研究。馆内丰富的文化活动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使参观者既能欣赏古典园林的建筑之美,又能感受岭南文人的精神世界。漫步其间,青砖黛瓦间流淌着清代文人的诗意生活,亭台水榭中沉淀着岭南园林的匠心独运,为观众开启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