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解说词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总建筑面积达1.7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这座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为核心的专题博物馆,是全球首个动态展示水下考古发掘过程的海洋文化地标。建筑外观由五个椭圆体环环相扣构成,既似翻涌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鸥,巧妙融合了干栏式结构与古代龙骨船造型,将现代建筑美学与海洋文化意象完美结合。 博物馆共设三大主题展区,构建起立体化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图谱。一号展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史展厅、珍品展厅和水下考古史展厅,系统呈现宋代海外贸易盛况。"南海I号"出水的18万余件文物在此集中亮相,包括德化窑、龙泉窑等30余种宋代瓷器精品,以及保存完好的金器、漆器等珍贵器物。二号展区则通过阳江本土文物展厅与认识海洋展厅,串联起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地域文明发展脉络,同时运用互动装置普及海洋知识。三号展区"水晶宫"堪称视觉奇观,完整保存的南宋商船"南海I号"与万件出水文物共同构成震撼场景,配合水下考古平台和模拟航海体验,让观众直观感受古代海上贸易的壮阔图景。 "南海I号"的传奇故事为博物馆注入灵魂。这艘沉睡海底800余年的商船,于1987年被意外发现,其船体保存之完好、文物数量之庞大(含6万余件瓷器、上万枚铜钱及国宝级漆器)震惊学界。阿拉伯风格瓷器与中原工艺的完美融合,印证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作为"海上敦煌",它不仅改写了中国航海史,更成为研究古代造船技术、陶瓷工艺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活态标本。 博物馆通过声光电技术、全息投影等现代展陈手段,将考古发现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游客可实时观看"南海I号"整体打捞过程,参与模拟航海互动,感受古代商船乘风破浪的惊险与智慧。作为重要的科研与教育基地,博物馆持续推动文化传播,2023年"南海I号"特展在中山市博物馆的举办,更将海上丝路文化辐射至大湾区。 开放时间每日9:00-17:30(17:00停止入场),建议预留2-3小时深度游览。馆外设有停车场,交通便利。这座集历史见证、科技展示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博物馆,正以"南海I号"为纽带,架起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明桥梁,让沉睡的海洋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