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解说词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是国内唯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其发展历程为核心的纪念场所。作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政治学校,这里不仅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见证,更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先生在国共两党与苏联的共同推动下创办陆军军官学校,提出"建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宗旨,并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开创了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 纪念馆主体建筑于1996年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复现了1938年被日军轰炸前的历史原貌。白墙黛瓦的中式对称建筑群中,校本部大门上方悬挂着"陆军军官学校"匾额,庭院内两株百年古树与"卧薪尝胆""捍卫国家"等红色旗幡相映成趣,彰显着军校精神。馆内常设展览通过文物、文献与场景复原,系统呈现军校创办背景及历史作用,复原的教室、宿舍、饭堂等设施中,整齐陈列的草鞋无声诉说着当年师生艰苦奋斗的岁月。 校园内三处重要历史遗迹尤为引人注目:校本部左侧的明黄色孙总理纪念室,原为清末粤海关旧址,1952年按原样重建,现设孙中山故居主题展;对面山坡的孙总理纪念碑以"文"字造型象征中山思想;最珍贵的当属未被战火摧毁的西洋风格俱乐部,白色外墙配红色立柱栏杆,罗马式拱券与钟楼结构保存完整,见证着军校建筑艺术的中西合璧。 这座革命摇篮培养了周恩来、叶剑英、张治中等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如今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场景与文物展陈,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浪潮中。当钟楼的指针划过百年时光,黄埔精神仍在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