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广东中医药大学校园内,是集收藏、研究、展示与传承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专题博物馆。作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基地,其以系统呈现中医药发展历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通过丰富的文物藏品与多元化的展陈形式,成为公众了解中医药历史与科学价值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建筑融合传统中医药文化意象与现代设计语言,整体布局既体现东方美学意境,又符合当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总占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常设展厅、药用植物园、中医临床技能模拟实训室等核心功能区。馆藏文物与标本总量逾十万件(份),涵盖古代医籍、药具、针灸铜人等珍贵文物,以及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生药标本等药用植物资源,构建起完整的中医药文化物质体系。
常设展览以"中医历史文化陈列"为核心,通过文物展陈与数字技术结合,系统梳理中医药从先秦萌芽到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脉络。展厅分设"中医药起源与发展""中医理论体系""中药与方剂""针灸推拿疗法"四大主题单元,辅以多媒体互动装置,生动展现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理论精髓。"中药标本陈列"展区通过标本墙、生态场景复原等形式,直观呈现中药材的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针灸推拿专题展区陈列历代针灸铜人、经络模型,配合动态演示技术,解析传统疗法的科学内涵。
博物馆特别设置5000平方米的药用植物园,种植千余种药用植物,形成集教学、科研与观赏于一体的活体标本库。中医临床技能模拟实训室通过虚拟诊疗系统,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常年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青少年研学、药材辨识体验等活动,开发"本草探秘""经络解码"等互动课程,推动中医药知识的大众化传播。
在学术交流方面,博物馆积极组织中医药文物巡展、国际学术论坛,与多国文化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定期举办的中医药文化节、中药材识别展等临时展览,不断丰富文化供给。通过文物修复、古籍数字化等项目,博物馆持续深化藏品研究,推动中医药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这座承载千年医道智慧的文化殿堂,以文物为载体、以科技为媒介,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在这里,参观者既能触摸到《黄帝内经》竹简的岁月痕迹,也能通过AR技术观察药材显微结构,在历史与科学的交汇中,感受中医药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