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其新馆创意为"鼎盛洞庭",建筑外形从"鼎"的意象、气势和文化内涵入手,彰显了环洞庭文化带的典型代表,内部空间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概念,传达了博物馆作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空间的重要意义。
湖南博物院拥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馆内设有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资料,系统展示了湖南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是湖南博物院最引人注目的宝藏,其中包括被誉为"东方睡美人"的辛追夫人遗体及其大量随葬品。镇馆之宝中,印花敷彩纱丝锦袍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反映了汉代高超的印染加工技术;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色彩艳丽,构图繁复巧妙,已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朱地彩绘棺通体内外皆髹朱漆,外表彩绘龙、虎、朱雀等祥瑞图案,是漆器工艺史上的艺术珍品。
此外,商周青铜器也是馆藏亮点,如人面纹方鼎是全国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已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立象兽面纹铜铙制作精细,上部两侧有立象、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不同部位能发出不同声音。湖南博物院通过各种展览和教育活动,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湖南历史文化的机会,已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名片。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