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总用地面积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是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与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该馆自1953年成立以来,历经多次扩建与升级,2021年三期新馆正式开馆后,形成了南北两馆一体、两主两翼的宏伟格局。其建筑外观以"鼎"字为设计灵感,玻璃幕墙与夔龙纹浮雕相融合,既彰显荆楚文化精髓,又展现现代建筑美学。
博物馆展览体系完备,现设有六大常设专题陈列。南主馆一至三层集中展示了曾侯乙墓群考古成果,通过"敬天崇祖""金声玉振"等七个单元,系统呈现战国时期礼乐文明的巅峰成就。其中"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览以考古发现为线索,揭示曾国从江汉小邦到汉东大国的千年发展脉络。"越王勾践剑特展"以"越国春秋""惊世发现"等单元,讲述这柄春秋晚期青铜剑的传奇故事。北主馆及东、西馆则通过"楚国八百年""梁庄王珍藏"等展览,全面展现楚文化的历史厚度与艺术成就,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珍品更凸显馆藏文物的多元特色。
馆藏文物总量达24万余件(套),涵盖青铜器、漆木器、简牍等特色门类。四大镇馆之宝中,曾侯乙编钟以65件青铜钟组成的完整礼乐体系,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余年仍锋芒不减,被誉为"天下第一剑";郧县人头骨化石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关键实证;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则以精妙笔触展现文人雅趣。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
作为国家5A级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馆持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除常规展览外,定期举办"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等大型专题展,开展编钟演奏体验、文物修复展示等互动活动。2021年新馆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标志着其在展陈设计与学术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这座承载荆楚文明的殿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的璀璨篇章。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