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博物馆 解说词

开封市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3月3日,其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迁往郑州后留下的遗址。历经六十载发展,博物馆先后于1986年扩建包公湖畔新馆、2008年实现免费开放,并于2018年整体搬迁至开封新区郑开大道北侧的现代化新馆。如今,这座总建筑面积54286平方米的建筑群,以北宋三重城格局为蓝本,通过"外古典内时尚"的设计理念,将四角角楼与中央殿阁巧妙融合,形成东西长249米、南北长120米的恢弘体量。顶层53.36米的观景平台不仅呼应宋代建筑美学,更成为俯瞰中意新区的绝佳窗口。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体系横跨十八大类文物,截至2024年已逾2327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6875件(套)。以北宋文物为核心的馆藏体系尤为突出,既包含大晟夷则铜编钟、宋拓《十七帖》等国宝级文物,也通过140件《文会图》汝瓷复原珍品,将千年古画中的宴饮场景转化为可触摸的实物。八大镇馆之宝与明宣德青花瓷等精品,共同构建起跨越夏商周至宋元明清的文明长廊。 12355平方米的展厅空间内,一楼与二楼展区通过场景化布展与数字化技术,将八朝古都的历史脉络立体呈现。5D影院、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设施与文物展陈相辅相成,形成集收藏、研究、教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从汉代陶器到宋代官窑,从石刻墓志到书画精品,每件展品都承载着开封作为八朝古都的文化基因。这座兼具历史纵深与时代气息的博物馆,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持续书写着古都文明的新篇章。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