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然博物馆 解说词

河南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是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所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博物馆经历了多次变迁:1960年在郑州市金水路建成地质博物馆楼,文化大革命期间闭馆,1983年重新筹建并迁至郑州市互助路25号,1984年重新开馆。2002年开始筹建新馆,2005年基建完成,2008年4月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2021年更名为河南自然博物馆,2022年4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河南省首家国家级自然博物馆。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500余万人次,馆内独一无二的古生物珍品曾吸引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交流。 河南自然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建筑面积5870平方米,布展面积4100平方米。建筑风格新颖别致,独具特色。馆内设有7个主题展厅:地球厅、恐龙厅、生命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生态厅、矿物厅,以及1个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展馆外还设有矿石林、地质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设施,为参观者提供全方位的自然科普体验。 博物馆的展览布局科学合理,各展厅主题鲜明: - **地球厅**:展示宇宙和地球的奥秘,参观者可以亲手操控古大陆的聚合、分裂与漂移,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 **恐龙厅**:展示中生代各类恐龙的风采,设有《与恐龙赛跑》等互动项目,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恐龙时代的壮观景象。 - **生命演化厅**:以独特创意展示生命从无到有的进化历程,从泥盆纪时期的蕨类植物到脊椎动物的登陆与进化。 - **古象厅**:充分展示河南被称为"豫"的原因,介绍古象在河南地区的演化历史。 - **矿产资源厅**:展示河南几乎所有种类的矿石、岩石标本,以及来自国内和部分国家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 - **生态厅**:展示生态环境的演变与保护,增强观众的环保意识。 - **矿物厅**:展示数百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让观众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馆内还展示有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植物化石标本,以及数十件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的恐龙化石。 河南自然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集科普、教育、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自然类博物馆,也是青少年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绝佳去处,欢迎广大观众前来参观学习,探索自然奥秘!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