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裕红祥丝绸文化博物馆 解说词

威海市裕红祥丝绸文化博物馆是威海市重要的专题博物馆,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丝绸文化,特别是胶东地区的柞蚕文化。威海自古就是北方重要口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悠久的柞蚕文化历史。据《古今注》记载:"汉元帝永光四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成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絮。"这表明早在西汉时期,威海地区就已开始应用柞蚕制絮技艺。威海先民自西汉时期就在昆嵛山(东牟山)地区开始驯化野山蚕(柞蚕)并利用柞蚕茧制絮,这一技艺后来传播到全国各地,并通过海路传到高句丽、新罗、百济和日本等地,使威海成为古代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之一。 21世纪初,由于受到国外丝绸市场影响及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冲击,古法纩丝技艺几乎中断失传,威海这一古老的民间古法纩丝技艺濒临绝迹。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威海市裕红祥丝绸文化博物馆应运而生,并于近期成功备案,成为威海非国有博物馆的新成员,标志着威海乃至胶东丝绸纺织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威海市裕红祥丝绸文化博物馆位于威海市环翠区,是一座专门展示柞茧和丝绸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合理,设有多个展区,全景式、全过程、实物化展示丝绸文化的发生、发展与历史沿革。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丰富的丝绸文物,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观众能够亲身感受丝绸文化的魅力。 威海市裕红祥丝绸文化博物馆作为展示柞茧和丝绸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不仅是对丝绸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威海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