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历经六十载发展,现已成为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公共教育于一体的国家一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2017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后,通过2020年机构改革整合十笏园博物馆与风筝博物馆资源,形成"一馆三区"的格局,总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成为展示潍坊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主馆坐落于高新区东风东街6616号,建筑群以现代设计语言融合传统元素,形成庄重典雅的文化地标。馆内设有"潍坊简史展""物华天宝展"等常设展厅,系统梳理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文明发展脉络。其中"潍坊象化石展"陈列着世界上最大的猛犸象化石——潍坊象,其化石骨架长达4.3米,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发现。馆藏9万余件文物涵盖陶器、青铜器、书画等33个门类,四大镇馆之宝中,大汶口文化红褐陶鬶展现原始先民的制陶智慧,龙山文化薄胎高柄杯以0.5毫米的惊人厚度印证东夷文明的工艺高度,清代郑板桥《峤壁兰图》则以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彰显文人风骨。
分馆体系构建起立体化展示网络:十笏园博物馆以明清四合院建筑为载体,通过民俗场景复原呈现古代生活图景;风筝博物馆通过七大主题展厅,完整梳理风筝从军事工具到艺术载体的演变历程,配合风筝扎制技艺演示,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博物馆创新推出"流动博物馆进校园"项目,将文物数字化资源送入课堂;开发《时间的轮廓》文创周历等衍生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重转化。每年结合国际风筝会等节庆举办专题活动,开展文物修复技艺展示、金石传拓体验等互动项目,年均接待观众超百万人次。
作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鲁中中心,博物馆不仅承担着文物修复与鉴定职能,更通过"象望和平 筝连四海"国际研学课程等项目,向世界传播潍坊文化。免费开放政策与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使其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文化殿堂。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现代化博物馆,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续写着鸢都文明的新篇章。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