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成立于1965年,最初位于大学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万字会旧址。1996年,顺应青岛市东部大开发的节奏,青岛市博物馆东迁至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2000年9月30日,青岛市博物馆新馆试开放,基本陈列"青岛历史文明之光"开展。经过60年的发展,青岛市博物馆已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青岛重要的文化地标。
青岛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05亩,原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开放面积9500平方米,设有12个展厅。2020年6月15日,博物馆扩建工程获得发改委批复,同年12月29日奠基,目前工程已基本竣工。扩建后,总建筑面积将达7.15万平方米,开放面积4.1万平方米,展厅数量将增加到26个,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展示能力和服务水平。
青岛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主要展览包括:
"青岛历史文明之光"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全面展示了青岛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了解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设有多个专题展览,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甲骨、竹木牙角器等30余个门类的文物展示。
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20余场,涵盖历史文化、艺术鉴赏、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作为青岛重要的文化地标,青岛市博物馆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会客厅"作用,创新解码"文博+"无限可能,探索构建"博物馆之城"多维度矩阵,全面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博物馆不仅是收藏、研究和展示文物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为青岛文化强市建设和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