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山东省地质陈列馆,1986年更名为山东省地质博物馆,是山东省唯一的省级自然科学类专业博物馆。2017年4月22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东路114号。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馆藏标本2万余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博物馆以"立足山东、胸怀全国、放眼世界"为布展设计原则,设有序厅和六大主题常设展厅:地球家园厅、生命演化厅、物华天宝厅、辉煌成就厅、大地风貌厅和石海奇珍厅。此外,还设有书画临时展厅、4D动感影院、标本保护修复实验室和馆外特色岩石景观区等功能分区。
博物馆馆藏珍品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 山东省现存最大的自然金标本,重812.5克,含金量逾90%
- 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标本,金刚石品行较好,重量达10克拉
- 产于玄武岩上,重达2400克拉的蓝刚玉晶体
- 体态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 巨型山东龙骨骼化石
- 连体恐龙蛋化石
- 山旺化石等古生物化石标本
博物馆主要介绍地球科学、矿产资源、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丰富的标本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展示山东省地质资源,宣传国土成就,普及地质科学技术。作为中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山东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宣传科学知识,帮助公众了解地球、珍惜资源,引导大众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6:30(16:10停止入内),周一闭馆。市民可持身份证免费参观,是了解地球奥秘、探索地质奇观的理想场所。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