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博物馆 解说词

江西鄱阳湖博物馆位于江西省鄱阳县饶州街道姜夔大道土湖畔,是中国湖泊类博物馆的典范之作。博物馆前身为鄱阳县博物馆,于2015年11月正式更名为江西鄱阳湖博物馆,2022年正式对外开放。 江西鄱阳湖博物馆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约84.52亩),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结构,建筑设计理念以"百鸟朝凤"为核心概念,巧妙融入了风、鸟、水等自然元素,生动展现鄱阳湖作为候鸟天堂的自然属性。建筑整体形态引"五河汇聚"、"神秘螺旋"之意,既展示了鄱阳湖独特的地理特征,又暗喻了"百慕大三角区"的自然奇观,盘旋上升的建筑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神奇大湖·生命长歌》和四个主题展厅,以及一个独立展厅,全面展示鄱阳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 1. 《天赐大湖》展厅:展示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地质构造和自然景观,带领观众领略鄱阳湖的前世今生。 2. 《泽润天下》展厅:展示鄱阳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包括渔业、航运、农业等方面的历史变迁。 3. 《钟灵毓秀》展厅:展示鄱阳湖地区的历史人文,包括历史名人、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丰富内容。 4. 《大湖新生》展厅:展示鄱阳湖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成就。 5. 《富饶之州》独立展厅:专门展示鄱阳县的历史人文,突出地方特色文化。 江西鄱阳湖博物馆以研究、收藏、展示、宣传鄱阳湖生态和鄱阳历史文化为主旨,馆藏文物丰富多样。博物馆积极参与文物交流展览,曾联合玉山县博物馆、乐平市博物馆、浮梁县博物馆共同策划"唐瓷之韵——江西出土唐代青瓷展",展出江西乐平南窑、玉山渎口窑、浮梁兰田窑和鄱阳长山岛窑出土的唐代青瓷100余件,向观众展示我国早期陶瓷制作、演变发展脉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与都昌黄金山元代船货遗址的考古发掘密切相关。该遗址位于都昌县鄱阳湖黄金山水域,是江西省第一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水下遗址,出土了22204件瓷器,以景德镇生产的青白瓷为主,还有少量龙泉窑青瓷和吉州窑黑釉瓷,实证了鄱阳湖是古代南来北往航线上的重要节点。 江西鄱阳湖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鄱阳湖自然与人文历史的殿堂,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人与自然的重要桥梁,通过丰富的展览和活动,让观众深入了解鄱阳湖的独特魅力,感受"百鸟朝凤"的自然奇观和人文精神。

全部↓